【生态聚焦】
作者:于法稳 林 珊(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资料图)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夏日,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的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道路两旁绿意盎然。新华社发
荒漠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凸显的十年:如期完成“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任务,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在新时代,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实际行动,构建荒漠化综合治理新格局,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新华社发
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斐然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打造了一系列亮丽的中国“绿色名片”。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十年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我国重度荒漠化土地、极重度荒漠化土地与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19297平方公里、32587平方公里。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面积持续“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沙漠、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
最为突出的案例是库布齐沙漠治理。通过“以自然改造自然、用生态治理生态”的思路,运用风向数据法配合微创气流植树技术、乔灌草立体种植方法以及半野生化甘草平移微生物造地科技治沙技术体系,经过35年的治理,库布齐沙漠沙丘的平均高度降低60%以上,治理区内流动沙地面积占比从73.3%减少到44.5%,植被覆盖度从不足3%增长到65%。
与此同时,我国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荒漠化治理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沙区的光热、物种、土地等资源优势,适度发展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约150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甘肃武威,八步沙林场的治沙人在背草压沙。新华社发
荒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应站在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2022年12月,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的新目标任务: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02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3000万亩;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9000万亩,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决定性进展。
实现上述荒漠化治理目标任务,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荒漠化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以“三北”地区为例,荒漠化、沙化的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再加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无疑增加了该区域防沙治沙的难度。同时,土地荒漠化、沙化呈现局部恶化态势。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与超载放牧、滥采滥挖等人为因素相互叠加、共同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如塔里木河下游等局部区域)沙化土地仍然处于扩展状态。由此,大量的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存量,与不断增加的沙化土地面积数量,加重了荒漠化治理的任务;此外,区域水资源矛盾突出,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依然存在,无疑也大大增加了荒漠化治理的难度。
二是荒漠化治理区域依然存在再次沙化的风险。我国在荒漠化治理中尽管实现了“双逆转”“双缩减”,但成效并不稳定,仍比较脆弱。总体上,北方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弱,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旦遇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不当影响,很容易再次沙化。
三是荒漠化治理的管理体制依然不顺。荒漠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林草、水利、农业农村等不同管理部门,但彼此之间协调工作机制仍有待完善,非牵头或非主管部门仅仅是被动参与,并没有将防沙治沙作为部门的主要工作,由此难以取得“1+1>2”的工作成效。
多措并举构建防沙治沙新格局
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需要“三北”地区各省区勇担使命,久久为功,共同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高质量推进荒漠化防治。回首过往,改革开放40多年来荒漠化防治的历程,也是不断探索荒漠化治理模式的历程。我国创新探索出宁夏中卫沙坡头、内蒙古磴口、库布齐、新疆柯柯牙等治沙模式。在构建荒漠化防治新格局中,更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确保取得实效并实现可持续性。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荒漠化防治发挥引领作用、提供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发展大局,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更好地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持防沙治沙的战略定力,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党建在防沙治沙中的引领优势,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防沙治沙的目标责任制。
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荒漠化防治。新时代推进荒漠化防治,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为荒漠化防治提供支撑。围绕荒漠化防治重点领域,精准甄别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尤其是要根据不同区域关键问题的特性,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技术的区域适宜性。注重荒漠化防治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更好地为荒漠化防治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为荒漠化防治提供制度保障。根据新时代防沙治沙目标,以及荒漠化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尤其是修改、调整不同制度中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内容,为荒漠化防治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根据荒漠化防治的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荒漠化防治纳入法治轨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东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