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创新继续教育机制 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2023-08-24 12:14:30 来源:华声在线 分享到:


(资料图片)

张可人 刘新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继续教育基于终身学习理念,在培养对象、培养机制、培养路径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具有融通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湖南共有86个县(市),吸纳了全省71%的常住人口,2022年县域GDP占全省经济总量一半以上。2022年,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人数持续增长,共计36.16万人。当前,进一步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创新继续教育机制,精准高效培养适配性人才,让扎根本土的继续教育成为县域经济崛起的新基石。

完善县域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围绕县域发展总体要求制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全面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科学定位,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错位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培养“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强化治理,完善继续教育治理体系。理顺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建立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规范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出台鼓励继续教育培训的优惠政策。三是整合资源,优化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可由政府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方式提供精准培训项目和资源,依托“双一流”高校和“双高计划”院校开展高端人才培训,引导成人高校、职业院校等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完善湖南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继续教育功能。

形成以县域产业为导向的继续教育办学机制。办好继续教育,必须依托县域层面产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群建站”激活教育资源,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各继续教学站点应“以群建站”,以县域产业集群为导向,采用“一地一策”的发展模式;二是基于县域产业群类型特征及职业岗位群分布特征,优化继续教育专业体系,建立健全专业群,并以专业群为依托建立继续教育教学站,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技术产业集群“流入”、向县域“下沉”;三是从行政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从目标导向向需求导向过渡,解决多样需求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应建立专业建设动态优化调整机制,紧紧围绕湖南县域特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

健全县域继续教育培训标准。继续教育标准体系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技术支撑,为强化县域继续教育,湖南应加快建成“县域继续教育标准体系”。一是认真领会科教兴国战略,树立正确的县域继续教育标准化理念;二是制定县域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坚持基本标准和特色标准相结合,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思路,建构“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师资标准—质量评估标准”的现代县域继续教育“标准链”。三是完善县域继续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充分发挥继续教育标准“指南针”和“度量衡”功能,加强对县域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

推动形成县域继续教育开放共同体。继续教育不是“封闭的岛屿”,必须是持续开放的领域,应以教育点专业群为平台,谋求内部资源要素共用共通、外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县域继续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分级管理、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继续教育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多元化推广线上教育和远程培训等灵活的教育形式。在搭建在线教育平台的基础上打造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通共同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县域继续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精准对接,实现县域内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三是推进线上与线下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县域数字化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多向度、无边界流通,构建基于“智慧平台+数字资源+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智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东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